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一批2022年度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和優秀場景名單,由華工科技參與打造的武昌船舶重工集團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廠項目成功入選。該項目的成功實施對于上游鋼結構行業其他制造企業具有極大示范價值,并將有力促進下游橋梁等行業的智造升級。
深中通道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于一體的超級跨海集群工程,其工程規模和技術難度堪稱“世界之最”。2019年,武船重工成功中標深中通道G03標段,為應對深中通道項目及未來橋梁鋼結構制造對信息化建設的大量需求,武船重工聯合華工科技,開始尋求鋼橋梁生產加工的智能化設施升級。
走進武船雙柳基地四聯跨車間,電子大屏上實時顯示的計劃排產、物料流轉、生產過程和設備狀態等數據一目了然?;跇蛄喊鍐卧a線的智能化需求,華工科技打造集PDM數字全模型管理系統、ERP經營信息決策系統、MES制造集成智能化系統、LES物料優化及管控系統于一體的橋梁鋼結構智能制造信息管理平臺,通過車間網絡部署及中控室的建設,打通產品從設計到工藝、工藝到制造的信息流,并可通過中控室和移動終端實時查看,實現從生產計劃到產品入庫全業務流程的信息化管理。
從鋼板堆垛、預處理到下料切割、裝配,再到組裝焊接、矯正......全流程的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作業,正在武船橋梁板單元智能制造車間每天進行。為確保橋梁鋼結構的高質量建造,華工科技采用組焊一體機、數控切割機等激光智能裝備,應用自主研發的高利用率套料引擎和連續可變坡口切割下料技術,對鋼板進行全自動匹配套料和切割優化,鋼板利用率提升至94%以上;采用視覺識別、激光跟蹤,機器人自適應編程、U肋全熔透焊接等技術,實現全熔透焊接,超聲波探傷一次合格率達98%以上。項目交付后,工藝研制周期縮短至45-75天,單位能源消耗近10萬元,產能較之前提升三成。
未來,華工科技將以優質的智能制造工廠標桿項目為樣本,持續加大激光智能裝備和數字化工業軟件方面的技術研發投入,攜手產業鏈合作伙伴共同推動智能制造在更廣泛的領域應用落地,實現高質量發展。